首页 跨链转账 「供应链攻击、盲签风险、开源审计」:硬件钱包的2025生存手册

「供应链攻击、盲签风险、开源审计」:硬件钱包的2025生存手册

供应链攻击:你的硬件钱包可能是“特洛伊木马” 想象一下:你花了高价购买了一台知名品牌的硬件钱包,自以为资产万无一失。但某天醒来,却发现钱包里的比特币不翼而飞。问题出在哪儿?很可能不…

供应链攻击:你的硬件钱包可能是“特洛伊木马”

想象一下:你花了高价购买了一台知名品牌的硬件钱包,自以为资产万无一失。但某天醒来,却发现钱包里的比特币不翼而飞。问题出在哪儿?很可能不是你操作失误,而是这台设备从出厂那一刻就已被植入后门——这就是供应链攻击的恐怖之处。

2023年,安全研究人员曾曝光某畅销硬件钱包存在预装恶意固件的案例。攻击者通过收买工厂员工或入侵生产环节,在设备中提前注入可窃取私钥的程序。由于硬件钱包通常采用封闭系统,用户极难察觉异常。更可怕的是,这类攻击往往具有延迟性:恶意代码可能休眠数月后才激活,甚至仅在特定交易时触发,堪称“定时炸弹”。

如何防御?选择具备“可验证构建”(VerifiableBuilds)技术的产品。这类钱包会公开其固件的哈希值,允许用户通过独立工具验证设备内安装的代码是否与官方版本一致。优先购买厂商直邮或授权渠道的产品,避免二手或非正规货源。定期检查厂商发布的安全公告——如果某批次设备被发现存在问题,主动联系售后申请更换。

但供应链攻击只是第一关。即便设备本身纯净,另一个隐形杀手可能早已埋伏在交易环节:盲签风险。

盲签风险与开源审计:打破“黑盒”信任危机

硬件钱包的核心功能是隔离私钥并安全签名交易,但若设备无法显示交易详情(如收款地址、金额),用户便可能在无知状态下签署恶意交易——这就是“盲签”(BlindSigning)。例如,DeFi操作中常见的授权交易,若硬件钱包屏幕仅显示乱码般的合约地址,而无法解析具体操作内容,用户可能误将资产控制权交给黑客。

技术解决方案仍需建立在信任基础上:你如何确保钱包厂商未预留后门?答案在于开源审计。尽管多数硬件钱包声称“部分开源”,但关键安全模块(如固件签名密钥管理)常以商业机密为由闭源。2025年的生存法则很直接:只选择彻底开源且经第三方审计的产品。

例如,FoundationDevices的Passport钱包将硬件设计、固件代码全部公开,社区可随时审查;Keystone亦多次邀请TrailofBits等机构审计其代码。

开源≠绝对安全,但透明性让漏洞更易被发现和修复。结合多签方案(如Require2/3确认)与定期固件更新,你将不再是“被动受害者”。

结语硬件钱包仍是当前最可靠的资产存储方案,但2025年的安全战场已从“防外部黑客”转向“系统性信任重构”。唯有看清供应链陷阱、消灭盲签盲区、拥抱开源透明,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财富主权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imToken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m.imtoken-finance.com/%e8%b7%a8%e9%93%be%e8%bd%ac%e8%b4%a6/151/
下一篇

作者: EtxNXzEG3E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898-888816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imToken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